2025-02-11 14:36:00来源:[db:来源]
为什么山寨币一直萎靡不振?为什么山寨季迟迟没有到来?
好像一切的数据指标和历史规律都失效了,这一轮牛市变得很难赚钱。
有人说是山寨币太多了,又没有新的流动性进来,所以没有山寨季。但是在这样严酷的背景下,为什么项目方们还在扎堆集中发币?发币上所后又一路瀑布?项目方们的行为如此反常,和市场趋势是相悖的,为什么不等市场环境好转找一个好时间点发币?难道项目方们不知道现在的时机不好?
这一连串的问题背后,其实有一个模糊而又清晰的答案:传统币圈资本正在大逃亡,甩卖历史资产,回笼之前的投资资金。当现有的庄家们集体跑路,抛售筹码,但又没有增量的散户进来接盘,山寨币的价格自然起不来了。 要知道,任何项目都是有庄家的,不只是VC币,各种meme币也同样有庄家。 只有庄家才会做市和拉盘,只靠散户是不可能持续撑起来一个项目的庞大市值的。 我们需要先要了解币圈项目或者叫盘子都是怎么起来的:核心是VC组局,鼓吹叙事,放大市值,最后和交易所勾兑利益上市,先入局的VC割后入局的VC,后入局的VC再割交易所的散户。币圈VC的投资周期一般在1到3年,币圈的行业周期则是四年一周期,则意味着一般是在熊市投资,然后在牛市获利。这一套之前已经玩得非常娴熟了,但是在这一轮周期里,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。 对项目的共识是在上涨中形成的,只要庄家拉盘,一部分散户们喝到汤,还是会一片欣欣向荣,大家也会相信VC们鼓吹的叙事。 哪怕在2022年和2023年的熊市期间,都有热门标的跑出来,不缺乏各类热点叙事。 但现在突然戛然而止,突然熄火了。这个时候,我们就要问,为什么庄家们现在不拉盘了?为什么都在跑路? 币圈资本们的嗅觉还是很灵敏的,他们嗅到了什么? 因为他们发现市场环境正在发生变化,核心是市场的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。
传统币圈资本的结构是以binance为中心、二三线交易所为半径、各类币圈VC在外围的结构。在这一轮周期中,贝莱德为代表的传统资本大鳄入场,以及川普家族这类权力资本的加入,使得之前binance为中心的传统币圈资本都靠边站了。binance创始人CZ先是被质押挖矿,后又传出要出售股权给贝莱德,种种迹象表明强如binance都未能加入美国资本的核心圈,那更何况各种所谓Native的币圈VC们? 美国华尔街资本要进入,就要对现有的币圈资本结构彻底洗牌,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另起炉灶,发展新叙事,吹起新泡沫。 这个过程还要持续3个月到半年时间,到时候又会有新的项目和新的叙事出现,但其背后的庄家就是美国的传统金融资本了。 比如现在已经有苗头的RWA、PayFi,基本都是传统金融机构组局在玩的游戏,未来这类叙事还会出现更多,但这类叙事就不是传统币圈资本所擅长的了。 如果这种趋势昭然若揭,那我们普通散户又能做什么呢?
第一,不要当钻石手,不要相信VC币的叙事,不要接盘,抛掉现在已有的老山寨币,玩新不玩旧的定律依旧有效。
第二,如果要交易,就去链上,链上的财富效应已经远高于链下,交易所已经成为了散户接盘的最后一站。
第三,保留充分的流动性资金,等到换庄阶段完成后,投入新叙事和新标的,核心关注美国资本背景的叙事,即美国概念币。 总之,一句话总结普通散户的应对策略:抛掉现在已有的老山寨币,保留本金,等待链上的新叙事出现。资本永不眠,加密行业作为一个弱监管、无需许可、汇聚全球流动性的金融市场,永远不缺乏机会,关键是我们要一直留在场内,不要离场,总会抓住属于我们的机会。
特别声明:本文旨在传递更多市场信息,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。
免责声明:文章图片应用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